编者按:
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国家级贫困县——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走访调研,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让十八洞村备受瞩目,从此拉开了全国精准扶贫攻坚的序幕。
近五年来,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工作有何特色?老百姓是否真正脱贫走上了致富之路?近日,记者前往十八洞村实地采访,通过该村交通的巨变,让人由衷地感到欣慰!
“十八洞村客运站、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以及由8个项目组成的十八洞村进村主道改善工程,是今年的重点扶贫项目,目前正在紧张的施工中......”8月13日下午,记者在通往十八洞村的乡村公路上,花垣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石宗辉,指着沿途一座座即将竣工的项目,高兴地对记者介绍。
为确保这些项目10月份完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以对党、人民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用干部的“脱皮”,换取群众的“脱贫”,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科学组织,精心设计,精准施工。
据了解,五年来,十八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路、旅游路、环形路让人叹为观止!2017年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春节期间,日均接待游客3000人次以上,同时前来“学艺取经”“对接帮扶”的人络绎不绝。“一个‘可推广’‘可复制’的四好农村路示范村正在冉冉升起......”石宗辉高兴地对记者说。
出村公路从3.5米拓宽到6米
从319国道湘西花垣段南行约半小时,汽车驶入一条10米宽的彩色公路。
这条路,一头通往十八洞村。这是个人均耕地0.83亩,位于偏僻山谷中的苗族聚居村。它景色秀美,却曾难掩贫困:全村由4个自然村寨组成,239户946人,2013年人均纯收入1668元,为当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75%。
这条路,一头连着中南海。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与苗族乡亲促膝谈心,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从此,中国的扶贫之路,进入“精准扶贫”新阶段。
今天,笼罩在山寨的贫穷雾霾早已散尽。正在督导十八洞村8大交通项目建设的花垣县交通运输局工会主席石奇伟感慨地说:“这里最美的风景是苗族乡亲的笑脸,最大的变化是户户通上水泥路,实现了‘出门水泥路、抬脚公交车’的梦想......”
据介绍,从319国道到十八洞村,全长4.2公里,原来是3.5米宽的沙土路。2014年,湘西州交通运输局抢抓机遇,通过重新设计和招标投标,把路基加宽到6米。当年10月份,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把沙土路改造成沥青路,游客量剧增,春节时,日均游客量达到3000多人次。
近几年,进出十八洞村的乡村公路不断完善,通行量、安保能力等不断提高。
“该路600米为彩色路面,10米宽;有1100米增加了钢板护栏等安保设施;对全路进行了绿化美化,公路与周边自然实现了完美交融!”湘西州交通运输局局长吴奕华如是说。
投资2600多万元的8大交通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
为把十八洞村打造成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村,今年湘西州交通运输局对十八洞村安排了8个交通基础建设项目,总投资2629.8万元。
十八洞村进村主道局部改善工程,是最大的项目,总投资1120万元,主要包括对主道有条件的地方截弯改直,防止急转弯造成交通事故;边坡防护;沿线绿化美化;临时停车带的建设,力争打造一条立体化景观路。
十八洞村山泉水厂道路工程,是第二大项目,投资570多万元。2017年,湖南步步高集团以扶贫项目投资3000万元,开发十八洞村山泉水。为让十八洞村山泉水及时走出大山,走向市场,他们新建了一条产业路。据介绍,十八洞村山泉水厂安置该村就业人员33名,每年为该村带来红利100多万元。
十八洞村竹子寨至林场的自行车道工程,是第三大项目,投资498万元。包括路基路面、边坡治理和安保工程等,届时将为自行车爱好者提供一个更加安全、更加环保的运动环境。
十八洞村生态停车场,是第四个项目,也是新建项目,投资300多万元。“生态停车场有何特点?”记者问。一有绿化带;二是八字形地砖,下面能长草,做到四季常绿;三是停车场规模大,能同时容纳8台大巴车、5台中巴车、59辆小车。石宗辉介绍说。
另外还有窄路加宽工程、公路生命防护工程等!......
五年来,交通运输部门给十八洞村修建了“三条路”,一条是产业路。它带动了十八洞村多种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二条是旅游路。它助推了十八洞村旅游事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人数逐年增长;第三条是环形路。这条路把6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寨、225户939人,紧紧地凝聚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安全出行、快乐出行、高质量出行!
石宗辉接着说,目前,他们正在修建第四条路,即“四好农村路”示范村。据介绍,现在,全省已累计创建文明示范路2.2万公里,示范乡镇超过600个,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13个,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1个。
他们正在与地方政府沟通协商,争取尽快在乡村公路管养等方面拿出一套切实可行又别具特色的“四好农村路”示范村方案,争取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同时十八洞村客运站、十八洞村游客服务中心、十八洞村村部,以及10多栋新建特色民居等,也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
“从目前来看,10月份竣工没有问题......”石宗辉高兴地对记者说。
产业步入良性循环 村民走上富裕小康
“十八洞村”是苗族聚集村,这里民风淳朴,苗族原生态文化浓厚,村里有十八溶洞群,十八溶洞,洞洞相连,洞内景观奇特、神态各异、巧夺天工,被誉为“亚洲第一奇洞”,十八洞村也因此而得名。村内瀑布纵横,枯藤老树,鸟语花香,高山峡谷遥相呼应,苗家阿妹歌声在幽谷回荡,如同“远看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仙境。
长期以来,由于这里地处湖南西部边陲,交通十分落后,人们思想观念守旧,自然资源也得不到充分利用,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绿色食品难以进入市场流通,“养在深闺人未识”!农民祖祖辈辈都是以种庄稼为生。改革开放后,这里的青壮年农民以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习总书记的关怀,唤起了我们的百倍信心!”十八洞村第一支书石登高介绍,村里用扶贫资金帮助136户贫困户购得苗汉子果业公司28%的股权,在县农业科技示范园流转1000亩土地,建设猕猴桃基地。
2014年5月,村里成立苗绣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与吉首市、花垣县等地的苗绣公司签订协议,共同开发特色绣品。
五年来,十八洞村铺上了沥青路,修起游道和护栏,村民的房屋修缮一新,十八洞村的农家乐增加到了15家,以苗家特色为主要资源的观光休闲游吸引了游客30多万人次。
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十八洞村先后办起了特色旅游、猕猴桃基地、特色种养、劳务经济和电子商务产业。
十八洞村以种植水稻和旅游为主,烤烟由2013年的100多亩发展到2017年的近400亩。四大产业方兴未艾:猕猴桃开发1000亩,黄桃300亩,十八洞黄金茶200亩,桑蚕300亩。以花垣县苗汉子合作社为依托,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发展野生蔬菜110亩,225户村民每户房前屋后完成10株冬桃种植。
跳出“十八洞”发展“十八洞”产业,是十八洞村创新扶贫模式的生动实践。据介绍,十八洞村针对不同贫困户制定切实有效的帮扶路径,一是发展特色产业,确保村民增收;二是实行股份制合作,确保村民稳定增收;三是建设十八洞村山泉水厂,让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四是开展电商扶贫,积极把“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引入十八洞村;五是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开启“旅游+扶贫”模式,带动全村一半以上村民实现稳定收入。2017年全村接待乡村旅游30多万人次。六是大力推进交通扶贫。实现了苗族父老“出门水泥路,抬脚公交车”的千百年梦想!
2017年2月,湖南省扶贫办宣布十八洞村成功脱贫摘帽!当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80元。
靠党的好政策,靠精准施策发展产业,十八洞村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十八洞村从“穷旮旯”变成了“金窝窝”!
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模式
2018年6月2日,十八洞村迎来历史上首位造访的外国元首——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他率老挝党政高层代表团到此实地考察,探寻精准扶贫的“中国经验”。
走进村精准扶贫展览室,本扬驻足凝望习主席在十八洞村考察时的照片。得知十八洞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短时间内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当即表示十八洞村的扶贫经验值得老挝学习借鉴。
8月13日,记者来到十八洞村。当年曾对习总书记说“我不知怎么称呼您”的苗族村民石爬专大妈,紧紧握着记者的手说:“请你到北京捎个信,请习总书记放心,我们十八洞村已经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村里的山泉水又变成了致富的泉水,开始奔向小康啦。”最后,石大妈告诉记者,村民们还有一个心愿,希望习总书记再次来十八洞村看看!
记者获悉,今年10月份,湖南省委省政府将在十八洞村召开“精准扶贫理论五周年研讨会”。精准扶贫的“湘西模式”将得到进一步升华!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