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公司临盘钻井分公司迎来了今年最繁忙的生产高峰,继街9井、唐10-斜2井和商75-斜21井等探井之后,阳斜71井、郑斜425井等重点探井也即将开钻投入生产,在巨大的生产压力下,该公司地质录井服务队迎难而上,从生产运行、技术支撑、设备管理等环节入手,向全年目标发起强劲冲刺,全力以赴打好全年收官战。
优化生产运行。在加大对现场HSSE督导及二开验收检查力度的同时,根据井位下发情况,准确把握生产节奏,加强与甲方和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在钻前准备方面,丢掉“等靠”思想,从人员选配、物资准备、技术保障等关口细化生产安排;在保障方面进一步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坚持把前线需要作为第一要务,保证管理、服务及时到位,确保生产组织的系统性、科学性和衔接性。
强化技术支撑。技术部门按照“提前介入、提前预防、全程监控、措施到位”的原则,针对风险高、难度大、技术性强的重点井、施工井段、特殊作业等情况认真开展风险分析;针对街9井侧钻、商75-斜21井卡火成岩、阳斜71井卡古潜山界面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通过技术干部现场驻井、区块包井等方式加强录井技术支持和督导。同时,结合不同井型、地层和区块特点,通过“教授讲堂”、技术例会等形式固化一些有效的录井优化模式,积极应对生产高峰的紧张局面。
灵活设备使用。针对多口探井扎堆施工,大队设备呈现超负荷运转的现状,地质服务队把设备管理作为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在加强维护保养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思路。地化、定量荧光仪器不够用,就采取阳斜71井向厂家租用,请厂家技术人员现场协助的方法;街9井、商75-斜21井则就近送样到唐10-斜2井进行动态录井模式解决设备不足的矛盾;针对录井仪老化及传感器不够用的情况,则及时送厂家维修、向厂家配套借用。通过灵活变通的租借、送修等应对措施,保障录井设备及生产的正常运行。(张红卫 樊秀英)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