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坪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着力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努力建设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文明乡村。如今,不断提升的乡村颜值,更加浓厚的乡风底蕴,形成了一幅“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乡土画卷。
抓阵地建设 提升村庄“内在美”日前,笔者走进胜观镇龙王塘村,主干道两侧树木葱郁,一幢幢民居整齐排列,以“村规民约”“道德家训”等为内容的文化墙处处可见。
近年来,乡村文化墙在高坪广袤的农村蔚然成风,文化墙图文并茂,以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传统民俗文化、文明新风尚等内容,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
村民贾洪斌说,每天走在村子里,时刻都会看见这些文化墙,村民们的素质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环境干净了,我脸上有光。”走进贾洪斌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硬化的水泥院坝、干净整洁的农家大院,物品、灶台厨具摆放整齐,地面干净、窗户明亮。
“现在村里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漂亮了,这还得归功于环境综合整治。”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都看在眼里。据了解,村里制定了《环境卫生整治村规民约》,与村民们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村民们承诺自觉搞好家内和户外卫生、及时清除生活垃圾和非生活垃圾。同时还组织开展了“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倡导群众家具摆顺、床铺理顺、柴草堆顺。如今村容户貌焕然一新,群众精神面貌良好,呈现出一幅“庭院整洁环境美,人居和谐心情畅”的宜人景象。
近几年,高坪区着力以提升村庄洁美程度、打造宜居环境为重要抓手,深入挖掘村庄资源禀赋,加强规划设计,推进农村危房、倒塌房、违规房拆除整治,因村制宜实施房屋外立面改造,提升村庄“外在美”;合理利用村庄主要出入口、文化礼堂、广场公园、墙面墙体等,实施墙体美化工程,打造美丽墙绘和公益广告风景线,提升村庄“内在美”;大力开展道路硬化、饮水安全、厕所改造、危房改造、新能源利用、产业支撑、一村一品等项目建设,切实提高群众生活舒适度。
抓典型示范 为乡村振兴铸魂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面子”美,又要“里子”实。
今年以来,高坪区通过开展多层次评选活动,深入挖掘、培育群众身边典型,引导群众积极向上向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汇聚了强大精神动力。按照“一月一主题”的工作思路,高坪区深入开展“知恩感恩”“向上向善”等系列宣传活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帮助村民养成好习惯,增强贫困户脱贫意识。
近日,高坪区马家乡举行乡风文明系列表彰活动,对25名“五好”先进典型、文明幸福家庭、脱贫光荣户等进行表彰。
据区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高坪区评选各级文明幸福家庭、“好父母”、“好媳婿”、“好儿女”、“好夫妻”、脱贫光荣户等先进典型3000余名(户)。6人上榜“四川好人”,2人获评第三届四川省道德模范,2人获评南充市道德模范。
高坪区还充分利用道德讲堂、天天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及电视、报纸、政务微博、微信等平台,开展感恩奋进“一比二思三看”、知恩感恩“三谈”活动、移风易俗“六提倡六反对”、农家卫生“六顺六净六勤”大行动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爱国爱党、感恩扶贫,积极变礼革俗、抵制陋习。统筹整合民俗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居民院落等场地资源,全区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农民夜校实现应建尽建,352个行政村全部开办夜校,让农民夜校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加油站”。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精神文明建设引发的蝴蝶效应,带来的不仅是乡村面貌的改变,更为经济增长、农民脱贫奔康提供了动力和支撑。在全区脱贫奔康产业园和各类经济实体中,有3万多农民成为产业工人,有2万多人以技术、劳力、土地入股成为股东,有3000多名农民自主创业成为老板。众多村民不等不靠、自主创业,通过种植、养殖、务工等多种渠道发家致富。
抓惠民活动 播撒文明“种子” 今年中秋节当天,阙家镇敬老院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欣赏着阙家镇双河村乡风文明宣传队为他们送来的节日礼物———文艺表演,活动现场不仅有敬老院的老人,也聚集了许多群众,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表演的节目包括独唱、舞蹈、太极拳等,表现形式多样,村民们看得津津有味。
近年来,高坪区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走亲“五走进”等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取材身边的真人真事,创作编排了一批具有教育意义的文艺节目,分赴37个贫困村巡回演出;完成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800余场;扶持乡镇草根文艺爱好者自己创作小品、曲艺等节目;在长乐、东观等6个乡镇开展乡歌创作传唱活动,形成乡镇自己的特色文化;紧扣“我们的节日”持续开展广场活动,带动乡镇文化活动的开展;紧扣“改革开放40周年”开展城乡互动系列活动,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高坪区通过创建特色文化村、举办农村文化节、培育农村文化能人、发展农村文化志愿者等举措,把文化的“种子”撒播到了农村各个角落。通过专业辅导、示范演出、经费扶持等方式,扶持培育村文艺社团、文艺人才,每年培训骨干5000多人次,贫困村均组建了不少于10人的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文艺队伍,让文化不仅被“送”到乡间,更被“种”进地里,形成了村村建阵地、乡乡搭舞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的基层文化发展生动局面。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