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间,一片片金灿灿的稻谷在联合收割机的来回穿梭中,颗粒归仓;晾晒场,瓜蒌子、碧根果沐浴阳光,等待深加工;工厂里,切成片状的无花果高温烘烤中,散发着浓浓的香味……“三秋”时节,合肥乡村繁忙一片,喜迎丰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出台《合肥市粮食产业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印发《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一年来,合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潮澎湃,成果喜人。
产业兴旺“合”字牌农产品受青睐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18年第四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公示,合肥龙虾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今,与合肥龙虾一田共生的虾稻米声名渐起,成为知名品牌。
走进虾田扶弄着金黄色的科辐粳9号“科技稻”,合肥市牛耕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亮的喜悦之情写在脸上。27岁的徐亮大学毕业后没有留在城市,而是选择回家乡长丰造甲创业,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徐亮今年的事业,那就是丰收。“我们采用"公司+农户"模式,与村民签订协议收购稻虾等农产品,总规模2000多亩。龙虾已经基本下市了,3月份到9月底一共卖了900多万元。水稻收割接近尾声,正在烘干,后期加工就能上市。”徐亮说,虾稻米因其在全程不能施用化学肥料与公害农药的稻虾共生中产出,倍受消费者青睐。
该公司的虾稻米市场价每斤在5.8到20多元不等。相比传统种植模式,虾稻米产量略有下降,不过每亩可以多赚1000~1500元,农户收入显著提高。“去年我们的规模不大,线上线下卖了400多万元,今年估计能达到800万元。”展望未来,徐亮满怀期待。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助推乡村振兴:长丰县实施产业兴旺“310”工程,发展薄壳山核桃、草莓、稻虾共养三种农业产业,以及十个田园综合体项目;庐江县实施“510”工程,发展10万亩虾(渔)综合种养基地、10万亩绿色蔬菜瓜果(葡萄)生产基地、10万亩名优茶生产基地、10万亩特色经果林生产基地、10万亩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基地;巢湖市着力发展稻虾、茶叶、中草药种植、番茄等支柱产业……全市各地产业发展红红火火,为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生态宜居乡村人家羡煞城里人
位于巢湖岸边的散兵镇,因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项羽所部兵散于此而得名。
深秋时节,走进散兵镇政府驻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景如画:沿街店面经过木质窗框、挑檐、青色石墩的装点,呈现出楚汉建筑的神韵;村民房前屋后,遍布绿树繁花,竞相争艳;比邻巢湖的码头公园,草木苍翠,波光粼粼……
说起家乡的变化,散兵镇村民张申强赞不绝口。今年55岁的张申强自小就住在散兵镇,家里盖有两层小楼,美丽乡村建设让他家里里外外焕然一新。“我们这里变化太大了,以前道路坑坑洼洼,现在都是沥青的;以前厕所是旱厕,味道大,现在家里的卫生间和城里一样,污水都是流进下水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张申强笑着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后,看到老家大变样,都有回家发展的意愿。
作为2017年度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点,2017年10月份以来,散兵镇围绕楚汉历史文化,开展了建成区整治建设,累计投资8100万元,完成了七大类工程项目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散兵镇旧貌换新颜。肥西县丰乐镇新仓社区新仓中心村、肥西县花岗镇政府驻地、长丰县双墩镇罗北社区罗北中心村……如今,全市众多自然村、中心村、政府驻地正像散兵镇一样蝶变,村民获得感、幸福感陡增。
数说“三农”开局之年交优秀答卷
乡村振兴开局之年,合肥交出优秀答卷:
——全市夏粮产量保持稳定,秋粮丰收已成定局。1~9月,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13.5万亩,同比增长1.2%;蔬菜产量209.5万吨,同比增长1.3%。
——2017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正进入迎检阶段。2018年度89个省市级中心村(49个省级、40个市级)建设按计划有序展开,总体进度快于上年及往年。2018年,我市计划完成10万户农村改厕任务。至8月底,全市累计开工90200户,完工74125户。
——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和“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深入开展。1~9月份,全市新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1000家。
一组组数据,生动折射出合肥“三农”工作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
我市正遵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绿色发展、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塑造文明乡风、创新乡村治理、创新乡村振兴投入渠道、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方面,奋力走出具有合肥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