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老旧危房空在那,没啥用,现在政府出面全部拆掉,还给予房屋经济补偿,鼓励我们进行栽种,每亩地能增收好几百块钱呢!”家住长寿镇大水村的涂湘辉喜笑颜开。日前,经过9个月“拆旧排危”,长寿镇共拆除危旧房屋928栋,拆除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复垦已完成150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长寿镇地处平江县东部,汩罗江东岸,全镇总面积494.45平方千米,现辖43个建制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11万人。近些年,部分人口前往城区务工或定居,乡镇出现不少“空心房”,“空心房”整治刻不容缓。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县相关文件,以“空心房”整治为突破口,加力加速推进乡村振兴,坚持规范整治行为、倒逼整治进度,“空心房”整治卓有成效。
逐户摸底,铸就安居梦
“空心房”数据搜集工作任务繁重,“我们的干部形成‘管片、包线、到户’的工作机制,以责任到人的工作模式达到高效高质的办事效果。”长寿镇空心房整治办主任邹红勇说道。想要搜集到准确无误的数据,逐户摸底是必经之路,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坚持办公在现场,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督办,镇、村两级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讲政策,发挥动员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摸底、带头宣传,带头拆除,出动宣传车45台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促成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的宣传效果,给逐户摸底工作排除万难,圆群众一个安居梦。
因地制宜,铸就生态梦
在如何运用“空心房”这片小天地上,镇党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宜建则建、宜耕则耕,长寿镇大水村在农村危房、土坯房改造后,综合考虑当地地理环境进行建设,着力建立健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水生生态保护修复、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等制度,坚决贯彻落实河长制,解决一批影响河湖健康的重大问题,不断探索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模式,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模式和制度支撑。如今,“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不再成为奢望。走进大水村,统一立面的专修风格,灰瓦白墙,绿荫围绕,打造“民俗”旅游一张“亮片”,成为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一道风景线。当地生态旅游建设起来后,绿水青山摇身一变成了金山银山,外地投资商愿意进村投资,外出的年轻人也愿意回来创业,打造“高颜值”生态乡村,引凤筑巢不是梦。
变废为宝,铸就富强梦
“取缔‘空心房’,将废地变为宝地”是花园村“拆旧排危”坚持的原则,花园村在拆除“空心房”空地上绿化美化,或建设小广场,或建设小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等公共设施,“过去,孩子们去危房里玩,总要担心他们安全,现在孩子们玩的地方也有了,真的是大好事咧!”花园村村民方奎平说道。除去基础设施建设,曾经的“废地”开始生产经济作物,政府引进专门人才指导农作物生产,集中化、专门化的经济作物为村民带来了一大笔收益,为乡村振兴前进一大步提供了动力。
“这项工作不仅是保障群众住房安全,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节约利用好这一片宝贵的土地资源,还能促进我镇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幸福平安的长寿。”长寿镇镇长吴友谊介绍,目前该镇“空心房”整治扎实推进,废地利用率大幅提高。后段,复垦面积将达500亩,该镇将利用上、利用好土地资源,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态宜居环境、着力培育新型经济作物、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一张“亮片”,争取“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