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罗南村颖川东桥上,一条清澈的河涌映入眼帘,只见绿树遍布两岸,一座座新农村的别墅诉说着岁月静好,不远处是绿意盎然的罗南生态园。这就是有“广东第一村”之称的罗南村。罗南村有多好?50岁本地村民罗桂文微笑着告诉新快报记者:“以前向往城市,现在向往农村。现在家里有一栋三层半高的楼房,全家5个人一年分红25万元。”
新快报记者走访了解到,十几年来,南庄镇改变落后、脏乱的面貌,建成美丽乡村,涌现出“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乡村”“全国绿色村庄”“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等“国字号”荣誉乡村。
村支书带头拆亲手建的陶瓷厂
罗南村位于南庄镇西部,至今已有700年历史,与西樵山隔河相望。早在2009年,罗南村就成为佛山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村。如今,该村被媒体描述为一个“远望像林园,近看像花园,细看人民生活在幸福乐园”的美丽乡村。
谁能想到,地处“中国建陶第一镇”南庄镇的罗南村,曾经历过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早在上世纪90年代,罗南村以陶瓷工业为主的集体经济相当发达,鼎盛时期拥有12家建陶厂,总产值超过14亿元。2007年,佛山掀起陶瓷业整治风暴,要求高污染高能耗的陶瓷产业“腾笼换鸟”。罗南村支部书记关润尧意识到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于是带头把自己亲手建的陶瓷厂拆掉。
“关了陶瓷厂,一年收入减了7000万元。”关润尧说,后来村里引入新的产业,提出“先旺丁后旺财”,于是在被拆工厂旧址划出80多亩土地,引入致力于为陶瓷厂提供节能环保机械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广东一鼎科技有限公司。
“来了13年,这里是禅城区空气最好的地方。”一鼎科技副总经理廖卫平告诉新快报记者,他刚到罗南村的工厂上班时,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擦桌子、搞清洁,因为桌子上总是铺着一层灰尘。后来,灰尘慢慢少了,“现在员工们都想搬过来住,还说要在河堤边建宿舍楼”。
“明星村”里步步皆景处处入画
与罗桂文一样,由向往城市变为向往农村的,还有南庄镇紫南村村民刘瑞妹。她今年59岁,以前是农村户口,后把户口转出,2012年又将户口迁回村里。
紫南村与罗南村同处南庄,被誉为“明星村”。进入紫南村,只见村里风景如画、河涌碧绿、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步步皆景,处处入画。而11年前,紫南村是闻名全省的贫困村、落后村、脏乱村,如今华丽蜕变为小康村、文明村、示范村。2017年还获得中国最美村镇荣誉。目前紫南村正在着力打造国家AAAA级景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2007年至今,我们村的人均分红从800元增长至1万多元。村总收入从800多万元增长至现在合同收入达到1个多亿。”刘瑞妹告诉新快报记者,以前村里杂草丛生,路很窄,骑自行车都很难通过,现在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素质不同程度提高。村里活动很多,元旦组织村民围绕村道长跑,三八妇女节组织知识竞赛,还有各种游园比赛、拔河比赛、暑假青少年篮球比赛等。每年9月28日孔子诞,村里还组织几千名村民穿汉服参加仪式。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激发村民积极向上的精神。
刘瑞妹直言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村里各种保障齐全,看病一次只需4元,住院只需600元,55岁以上老人还有养老金,七八十岁老人家每月养老金达到1000元。每周可免费在村里电影院看电影,村民的幸福感非常强。”
罗南村和紫南村都是南庄镇近年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成效的模范。“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南庄镇坚持强化党在基层领导核心地位,引领乡村振兴,建设美丽文明村居,涌现出“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乡村”“全国绿色村庄”“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等一批“国字号”荣誉乡村,成为珠江三角洲一道亮丽风景。
今后,南庄镇继续推动基层党组织向村小组一级延伸,进一步加大党务、村务公开力度,不断提升农村党组织引领能力与服务本领,让乡村振兴成为村民自觉行动,加速乡村发展与繁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