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建筑承建的赞比亚237公里道路项目通车仪式在赞比亚南方省卡洛莫举行。
总统点赞!200万人民的幸福起点
仪式上,赞比亚总统埃德加·伦古发表讲话:这条道路的贯通改变了我们很多人的命运,感谢中国建筑建设者的付出。
赞比亚237公里道路升级及维护项目2017年8月正式开工,全长237.2公里,宽5.5米,为沙粒耐磨层路,包含大小涵洞等构筑物共计360余座,联通赞比亚中部省和南方省,是第一条横跨卡富埃盆地和国家森林公园的互联通道。
项目的建成通车改变了卡富埃当地原有的只允许季节性通行限制,村民可全天候出入森林,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仅卡富埃国家森林公园预计税收增加达120-150%。
筑梦赞比亚,一条承载梦想的路
这条路承载着赞比亚中部卡富埃盆地200万人民的梦想,这一场穿越原始森林的建设历程,也留下了来自中国建筑和赞比亚、津巴布韦、博茨瓦纳280余名建设者的筑梦故事。
原始森林里的五口井。赞比亚一年分为雨季和旱季,雨季的森林是一片沼泽只能旱季施工,但旱季的水又成了“奢侈品”。靠天不行,只能“开源”在森林里打水井。但在当地民众的观念里,大规模的打井会对森林造成破坏。
“NO!NO!”每一次建设者和村民沟通总会被严词拒绝。心细的项目经理陈小波,看到村民只能走很远的路取用浑浊的河水,他抓住时机耐心和村民介绍打水井可以带来的好处。
终于,半信半疑的村民同意他们先试打一个。经过几周的努力,当村民看到井底清澈的水涌出手舞足蹈时,陈小波终于松了一口气。随后,项目测量员带着当地员工,穿梭在广袤森林里,仔细勘探,选取最佳取水点。
就这样,在赞比亚中部的森林里,首次出现了五口大水井,不仅满足了当地民众生活用水优质水源的需求,也满足了项目施工需要。
“搬砖”小哥变身技术达人
“一年前来到237项目,我只会搬砖。”每天忙着修理设备的赞比亚籍员工伊万斯,经常用不太顺畅的中文和大家开着玩笑。去年,项目开工组建施工队伍时,他是第一批员工之一。
性格活泼的他,一边搬砖,一边跟中方员工“取经”学习,项目团队也开始对他进行重点培养,在施工中教伊万斯电焊、修理等技术。
慢慢地,他对设备越来越熟悉,在他眼里,修理设备就像是“雕琢艺术品”。同时,他也成为了中方员工和当地员工沟通交流的最好“中间人”。
如今的他已成为项目铲车司机兼碎石场负责人,还带着6个同乡组成了一支小小的劳务队。每天,就由他和大家明确施工要求,完成沿线机械操作和修理任务。
“这条路是我们赞比亚的幸运路,也同样是我的幸运路。”伊万斯很高兴,但他不满足于现状还要继续跟着师傅学。
90后的“非洲历险记”
原始森林是怎样的“原始”?在施工沿线,和你相伴的可能还有野生动物!董雪枫,90后,大学一毕业就漂洋过海来到了赞比亚237项目。有一次,他和同事驱车前往施工现场的路上意外遇到了一群野生大象。
一头3米高的非洲象挡住了皮卡车,还用鼻子敲打了车身,大家小心翼翼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好在这群大象没多停留,但这也让大家提高了警惕。
在森林里施工,几乎是与狮子、大象、野牛等野生猛兽为邻,项目在危险区域拉起了警戒线,小董也主动和当地员工沟通交流,尽最大可能了解野生动物的习性,提前做好安全培训,并在道路两侧准备好车辆,一旦遇上险情,确保能尽快撤离。
两栋夹板房、树枝做成的围栏挂上彩条布就是他和同事在森林现场的临时营地,夏天蚊子肆虐,大家穿着长袖,点起篝火驱蚊;信号差,打个电话都得去项目专门堆起的小石堆上……
“想过放弃,想立马回国。”小董坦诚道,“这里太艰苦了,一开始找不到坚持下去的理由。”但他语气一转,回忆起了赞比亚总统伦古来到现场时的场景。
原来,在项目开工时,赞比亚总统伦古曾来现场做开工动员。“项目承载着200万卡富埃盆地人民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和梦想……”这句话触动了他,让他内心坚定起来。一年的海外历练,小董不仅适应了这里,也和同事们一起,打通了最为艰难的106公里路。
“以前我们去一趟城里步行要走上一天,还只能是旱季,现在坐着车穿越森林,只需两小时,就能到城里把今年种的玉米卖出去了!”来自森林中部伊拉族的农民萨卡拉兴奋不已,“黄金道路”的作用,也在非洲大地上惊喜呈现……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